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河南省城镇暂住人口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10:32:11  浏览:867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河南省城镇暂住人口管理办法

河南省人民政府


河南省城镇暂住人口管理办法
河南省人民政府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镇暂住人口管理,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根据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和国家有关户口管理的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镇暂住人口,是指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市、县城、建制镇暂时居住的人员。
第三条 暂住人口的管理,应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谁留宿、谁负责的原则,实行治安责任制。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暂住人口的管理工作。
公安机关是暂住人口管理的主管机关,公安派出所具体负责暂住人口的登记、发证等管理工作。
劳动、城建、计划生育、民政、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公安机关做好暂住人口的管理工作。
企事业单位、居(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公安机关做好暂信人口管理工作。
第五条 暂住人口的经营及劳务活动、人身财产安全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暂住人口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服从管理,自觉履行维护治安秩序的义务。

第二章 管理及职责
第六条 公安派出所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负责做好暂住人口的登记、发证、验证、调查、统计等日常管理工作。在暂住人口集中的地方,可以聘用少量协管人员,协助做好暂住人口管理工作。
第七条 公安机关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暂住人口管理制度,培训暂住人口管理人员,对暂住人口开展法制教育;
(二)检查督促有关单位和责任人落实管理现任和措施;
(三)依法查处涉及暂住人口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和违反暂住人口管理规定以及侵害暂住人口合法权益的行为;
(四)依据有关规定做好暂住人口统计工作。
第八条 从事建筑、运输、采矿等行业负责人,外来成建制务工单位负责人以及个体工商户的业主是暂住人口管理的责任人,其具体现任是:
(一)依照规定履行暂住人口登记和领证手续,不得雇用无合法身份证件的人员;
(二)建立治安保卫组织,落实安全保卫措施;
(三)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暂住人口增减变动和管理工作等情况;
(四)发现违法犯罪线索,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第九条 房屋出租人向暂住人口出租房屋,应当履行下列责任:
(一)与公安机关签订《租凭房屋治安责任保证书》;
(二)不得将房屋出租给无合法身份证件人员;督促承租人及时到公安派出所办理暂住登记手续;
(三)房屋出租后,租住人员或用途变更的,必须向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备案;
(四)发现可疑物品和违法犯罪线索,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五)不得包庇犯罪,不得提供违法犯罪活动场所。

第三章 登记与办证
第十条 暂住人口在暂住地居住不足一个月的,应当到公安派出所或居(村)民委员会申报登记;暂住一个月以上的,到公安派出所申领暂住证,整户暂住的,须申领《暂住户口簿》。
第十一条 申报暂住户口登记和申领暂住证,须持申请人的居民身份证或临时居民身份证件,在到达暂住地后7日内按下列规定输有关手续:
(一)暂住在居民家中的,由户主或本人携带户口簿办理。
(二)暂住在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由单位或个人办理。
(三)外来成建制的务工单位,应编制实有暂住人口名册,集中办理。
(四)个体工商户雇用的暂住人口,由业主负责办理。
(五)在宾馆、旅店内租房暂住一个月以上的外地从事商贸活动的人员,由本人申领暂住证。
(六)外地派驻的办事机构,须编制实有暂住人口名册后办理。
劳改、劳教人员保外就医、因故请假回家的,须在到达暂地24小时内,由户主或本人持劳改、劳教机关出具的证明,到公安派出所申报暂住户口登记,返回时须申报注销。
第十二条 暂住证为持证人在暂住地合法居住的有效证件。暂住证有效期为1年。
暂住人口须凭暂住证办理劳务许可证、营业执照、房屋租凭等有关手续。
第十三条 暂住证有效期满或丢失,应当及时到发证机关办理缴销、换领或补领手续。暂住人口在暂住地死亡,由其亲友、房主或用工单位负责办理注销手续,并由暂住地公安机关通知其常住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第十四条 暂住人口在其暂住证有效期未满之前,在市、县范围内变动暂住地址的,应当及时到发证机关办理变更手续;在省内变动暂住地址的,应当先到发证机关办理注销手续,在到达现住地72小时内向当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暂住登记,交验暂住证,变更暂住地址。
第十五条 暂住人口申领暂住证件、《暂住户口簿》应交纳工本费;其收费标准和管理办法,由省物价、财政部门会同省公安厅另行制定。

第四章 奖励与处罚
第十六条 单位和个人模范执行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当地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一)认真执行暂住人口管理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工作成绩显著的;
(二)及时发现、制止违法犯罪活动,预防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发生的;
(三)举报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协助公安机关查处案件有功的;
(四)在暂住人口管理工作中成绩突出的。
第十七条 从事建筑、运输、采矿等行业和外来成建制务工单位以及个体工商户业主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一)至(三)项规定之一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的,由县(市、区)公安机关对单位或个体工商户业主处以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八条 房屋出租人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一)至(四)项规定之一的,由县(市、区)公安机关视其情节轻重,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下罚款。
第十九条 暂住人员违反本办法,有下列第(一)至(五)项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派出所处以5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有第(六)至(九)项行为之一的,由县(市、区)公安机关处以2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规定申报暂住户口登记、申领暂住证及暂住户口簿,经通知拒不办理的;
(二)冒用他人暂住证、暂住户口簿的;
(三)转让或出借暂住证的;
(四)故意涂改暂住证的;
(五)假报情况申领暂住证的;
(六)非法买卖窃取暂住证,情节轻微的;
(七)伪造、变造暂住证的;
(八)妨碍或拒绝公安机关查验的;
(九)暂住证有效期满或住址变动,不按规定办理换领、缴销或变更登记手续的。
第二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四)项、第九条第(五)项之规定的,由县(市、区)公安机关对责任人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罚款必须按照《河南省执法机关实施罚款没收财物条例(试行)》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公安机关和暂住人口管理人员对申报暂住登记和申领暂住证件拖延不办、故意刁难、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主管机关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对公安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复议机关在收到复议申请书之日起30日内应当作出复议决定。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经济比较发达、暂住人口较多的工矿区、乡参照本办法执行。
国家和省批准设立的开发区的暂住人口管理,由开发区内的公安机关管理。
第二十五条 暂住证件、《暂住户口簿》由省公安厅统一印制。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省公安厅负责解释。省公安厅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85年5月16日省政府批准发布的《河南省暂住人口管理试行规定》同时废止。



1995年6月4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通知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通知

教技〔201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人才规划纲要,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根据《高等学校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我部制定了《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
  请你们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并将实施中的情况、问题和意见及时报我部。

  附件: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do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一二年三月十四日





附件:



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目 录

一、形势与需求 1
二、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 4
(一)总体思路 4
(二)发展目标 5
(三)战略重点 6
三、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7
(一)显著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7
(二)大力加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 8
(三)着力培育战略咨询研究能力 8
(四)继续强化国际科技合作能力 9
四、深入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9
(一)全面推进协同创新 9
(二)深化科技人才评价聘用机制改革 10
(三)不断完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机制 10
(四)推进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改革 11
五、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和创新文化建设 11
(一)加强和优化科技人才队伍 11
(二)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融合 12
(三)积极培育创新文化 12
(四)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 13
(五)积极开展科普工作 13
六、加快建设高校创新体系 14
(一)基础研究与共性技术研发体系建设 14
(二)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15
(三)服务行业产业与区域发展体系建设 15
(四)科技管理体系建设 16
七、高校创新计划 17
(一)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 17
(二)部署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17
(三)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和建设 18
(四)实施重点科技项目 19
(五)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试点 19
八、保障措施 20
(一)增加并优化科技投入 20
(二)加快重大科研平台建设与资源共享 21
(三)引导高校科技工作特色发展 21
(四)加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 21
(五)提升科技管理与服务水平 22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人才规划纲要,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根据《高等学校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已由《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进行部署。
一、形势与需求
“十一五”以来,高校科技战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在继续实施“985工程”、“211工程”的基础上,顺利完成“十一五”确定的各项目标,实现了高校科技工作的快速发展,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十一五”期间,高校新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41个;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项;全面参与了国家16个重大专项的研究任务,承担了50%以上的“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年均保持在80%以上;高校科技总经费由2006年的45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40亿元;五年来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数量占总数的65%。
——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汇聚能力显著提升。“十一五”期间,高校研发人员总量从2006年的26万人增长至2010年的32万人;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高校分别占增选数的56%和41%;“千人计划”引进人数占全国总数的62%;获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数占全国总数的55%,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数占全国总数的65%;900位学者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278个科研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
——产学研合作持续深化。“十一五”期间,高校先后取得了高档数控系统、轨道交通控制、电动汽车等重大技术突破;牵头组建了一批技术引领型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工业技术研究院、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行业共性技术平台;高校授权专利数累计达115489件,年均增长40%。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拓展。2010年高校承担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较2006年增长100%;派遣人员和接收人员人次较2006年分别增长71%和65%;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人次、提交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数量、做特邀报告人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次数,较2006年分别增长83%、53%、28%和24%;发表国际合作论文数占我国国际合作论文总数2/3以上。
“十二五”时期,高校科技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国际竞争形势看,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能源、资源、信息、材料、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生态环保、海洋与空天等一些重要科技领域显现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全球开始迈入创新密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同时,各国围绕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竞争愈加激烈,纷纷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深度开发人力资源作为核心战略选择,科技、人才、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从国内发展要求看,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攻坚阶段。综合国力持续大幅提升,科技与教育投入快速增长。但是,能源、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日益严峻,迫切需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迫切需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汇聚的主要阵地,是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源头,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推动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生力军,是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载体、世界不同文化沟通交流的桥梁,是国家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面对新形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校科技发展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质量有待提高,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作用亟待加强;人才评价与选聘机制不适应人才成长的规律,创新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急功近利、学术浮躁的倾向比较严重,崇尚真理的创新文化氛围有待形成;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相对滞后,科技资源分散、低效现象仍较为普遍。
二、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
(一)总体思路。
“十二五”高校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科教结合为主线,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推进协同创新为战略选择,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通过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着力提升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着力提升关键共性技术的有效供给能力,着力提升支撑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着力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的能力,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十二五”高校科技工作要突出以下五个基本要求:
——坚持把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作为本质要求。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以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支撑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高,形成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新机制。
——坚持把推进协同创新作为战略选择。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学技术前沿领域,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深度合作,促进资源共享,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坚持把加强原始创新作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地把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作为高校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确立基础研究在高校科技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根本保障。充分发挥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青年骨干人才队伍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着力构建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坚持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强大动力。以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为着力点,破解长期困扰高校科技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以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全面激发创新活力和创新动力。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高校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科技综合实力、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国际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显著增强,高校创新体系基本建成,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若干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若干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一批协同创新平台成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学术高地;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鼓励自由探索结合起来,营造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的环境;一批重点建设高校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和扩大开放的桥头堡。
——关键共性技术有效供给能力显著提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一批重大技术装备;一批创新平台成为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强大支撑。
——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汇聚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稳定模式,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造就和汇聚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的模式和机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科技人员评价机制和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取得实效,知识和技术转化、转移、扩散机制进一步完善,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
——创新基地建设迈上新台阶。重点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和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对相关产业有显著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高层次国际合作联合研发基地、高水平战略研究基地和不同形式协同创新平台。
(三)战略重点。
——以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依托高校优势学科,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力争在若干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显著提升高校科技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以科研评价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带动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科技人员评聘机制、知识和技术转移转化机制、科研与教学结合机制的系统改革,进一步释放高校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
——以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高校已有基础,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创新资源深度融合,探索建立不同类型、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
——以基础研究与共性技术研发体系、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服务区域和产业发展体系、科技管理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高校创新体系。
三、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一)显著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进一步强化高校的基础研究主体地位和在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在基础科学、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制造与工程、综合交叉等重点研究领域和优先方向,超前部署若干重大科学问题研究,集中优势力量,突破一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方向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前沿技术,取得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支持和引导科学家将自由探索自觉聚焦于国家战略,着力支持一批有潜力的中青年人才和创新团队,显著增强我国在世界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组织部署若干冲击世界一流水平的基础研究基地建设试点,培育一批世界一流学科。进一步完善学科布局,全面推动学科均衡发展。大力开展跨学科、面向未来的科学研究,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建立具有高度灵活性和适应性的交叉学科研究基地,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二)大力加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
聚焦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公益性研究。根据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完善高校技术集成创新和中试能力,大幅提升承担和完成重大科技创新任务的能力。
服务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支持高校积极参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组织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装备,掌握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为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大力发展民生科技,促进科技对改善民生的支撑作用。重点推进全民健康、安全应急、重大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治理、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推动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三)着力培育战略咨询研究能力。
发挥高校高层次人才密集的优势,有组织地开展政策咨询研究,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以高校现有的高水平研究机构为基础,培育一批面向国家和国际重大战略问题的国家级智库。培育、鼓励行业特色院校组建行业、产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形成支撑行业、产业、企业发展的战略研究网络。鼓励地方政府结合区域发展需要,培育一批面向区域发展需要的特色政策咨询机构。
(四)继续强化国际科技合作能力。
以项目研究、人才派出和引进、基地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际合作联合研发基地,探索建立国际合作重大科学研究项目的管理与评估机制。推动高校积极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和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参与气候变化、能源、环境、粮食安全、重大疾病防控等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合作研究。支持优秀科学家到国际组织、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任职。鼓励高校举办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国际学术期刊。以科技合作交流为纽带,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四、深入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一)全面推进协同创新。
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促进核心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和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大幅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以体制机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重点突破制约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机制障碍,打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打破封闭、分散、低效的格局。通过科研组织模式、人事管理制度、科研评价机制、人才培养机制、资源配置方式、国际合作方式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系统的改革创新,充分释放各类创新要素的活力,在构建新机制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优势。
(二)深化科技人才评价聘用机制改革。
建立以创新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积极探索适合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科研评价体系和激励方式。改变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效果的单纯量化考核评价方式,适当延长评价周期,改变科研评价中的急功近利倾向。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人才的评价体系,明确评价的指标和要素。探索国际同行评价。发挥科技奖励引导和激励作用。
探索建立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人员聘用机制。探索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科技人员的流动合作机制。支持高校依托重大课题、重点任务,自主设立科研岗位。鼓励和引导高校将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的绩效(如农技推广)纳入职称评聘的条件。按照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改革,完善科技人员薪酬分配体系,推动高校关键科研岗位年薪制试点。
(三)不断完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机制。
深化对高校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认识,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创新,大力推进最新知识和技术向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的及时转化,提高各类高校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服务教育教学的水平。鼓励高校立足以人才为载体的特色和优势,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咨询建议,为政府、产业和社会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建立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技术转移机制,健全技术转移体系,推进技术成果产业化。支持高校建立工业技术研究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多种形式的技术转移平台。推动制定和完善引导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政策,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从源头上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推动以市场需求牵引技术创新活动。
(四)推进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改革。
统筹高校科技资源配置、科技计划组织实施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建立与相关部委统筹配置科技资源的协调机制,加强科技计划的系统部署与衔接。强化以优势和特色学科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支持高校特色发展。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和社会公益性研究的稳定性支持力度,逐步形成竞争性项目和稳定支持有机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完善政策措施,推进高校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和仪器设备、科技文献、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机制。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管和绩效评价,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水平。
五、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和创新文化建设
(一)加强和优化科技人才队伍。
落实人才规划纲要,积极参与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培养和造就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一批科学家工作室。加快支持和培养一批青年创新拔尖人才和学术骨干,对35岁以下优秀青年人才独立开展的研究工作给予倾斜支持。积极引进和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着力扩大本国人才的国际影响力。重视科技管理、科技服务和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二)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融合。
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完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体制机制,建立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鼓励高校用科研需求牵引学科发展方向。支持高校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为依托带动人才培养。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推行研究生培养“双导师制”。鼓励和支持高水平科研人员为本科生授课、承担人才培养任务。鼓励和支持教师将最新科研进展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创新课程与教材持续更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博士后工作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
(三)积极培育创新文化。
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积极培育有利于创新人才建功立业的文化环境。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倡导追求真理、严谨求实、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提倡理性批判,尊重个性,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
(四)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
坚持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查处警示,构建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强化高校的主体责任,落实高校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专家机构和办事机构,做到学风建设机构、学术规范制度、不端行为查处机制三落实、三公开。建立学术规范教育制度,为本科生开设科学伦理讲座,在研究生中进行学术规范宣讲教育,对新入职教师进行科研诚信教育,把科学道德教育纳入教师岗位培训范畴和职业培训体系,形成弘扬优良学风的长效机制。强化科研过程管理,强化全方位监督和约束,规范学术不端行为调查程序,加大惩治学术不端行为的力度。
(五)积极开展科普工作。
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动员高校科技力量积极参与科普工作,充分发挥高校在提升全民科学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院士科普行、博士科普行、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科普活动周等活动。发挥高校科协和学生团体在科普中的推动作用。继续支持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科普中的作用。推动高校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科技设施向公众开放。建立健全高校面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有效制度,把丰富的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
六、加快建设高校创新体系
(一)基础研究与共性技术研发体系建设。
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体系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以源头创新为核心,由高水平大学、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和团队组成的相互贯通、有效互动的有机整体。
继续实施“985工程”、“211工程”, 组织部署若干冲击世界一流水平的基础研究基地建设试点,加快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培育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
推动建设一批学科综合的高水平研究院和国家实验室,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培育和建设,形成一批知识创新骨干基地。提升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水平,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布局。引导和鼓励高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建设一批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国际合作联合研究基地。
在若干战略性领域,建设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重大平台。继续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加强现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各类技术创新基地条件改造和优势互补。鼓励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及工程化平台。
加强科学家工作室培育和建设,积极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继续实施教育部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形成一批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的高水平创新团队。
(二)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是以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为特征,以学科、学科创新集群、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基地等为载体,实现科学研究有力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稳定体系。
建立健全以学科为纽带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深度结合机制。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继续实施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前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创建新学科。
加快学科创新集群建设,积极推动具有不同属性的较大跨度学科之间的聚合。将学科创新集群作为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结合的重要纽带和载体。
依托创新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继续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建设,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创新人才。
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搭建数字化教育科研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服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三)服务行业产业与区域发展体系建设。
服务行业产业与区域发展体系是以多元化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模式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体系。
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机制。引导和支持高校建设和培育各类技术转移机构,发挥大学科技园、各类技术转移机构等组织对促进高校技术成果转移、促进行业产业发展的作用。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促进校区、园区和社区联动发展和一体化建设。鼓励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联合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校地合作平台,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主导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
加快推进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基础性科技资源的共享,建设一批行业产业和区域共享的公共信息平台。
(四)科技管理体系建设。
科技管理体系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科技的机构、学校科技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构成的系统。
加强科技管理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加强宏观战略和政策研究,科学规划,前瞻布局。完善科技管理部门职能,创新管理方法,鼓励探索科研院、国防院等新型管理模式,形成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解决重大前沿问题的科研组织管理能力。
加强科技管理队伍建设。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培训,进一步提高科技管理人员战略研究、项目策划、组织协调能力,增强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加强科研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科研管理数据库和信息沟通平台,加强各级各类科技政策、计划和资源的统筹衔接。
七、高校创新计划
(一)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
按照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部署,积极组织高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任务。以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为载体,推动协同创新,探索和完善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途径与机制。积极组织高校承担“973”计划、“863”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推动高校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提高项目实施效果。
(二)部署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推动高校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科学技术前沿领域开展协同创新。重点解决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为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作出实质性贡献。在服务国家科学发展重大需求的过程中,形成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
以创新能力提升为根本任务。组织高校依托优势学科和学科集群,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以及文化传承创新重大需求的四种协同创新模式,大力推进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与国际优势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建立一批协同创新的重大平台,逐步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核心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在建立协同创新机制的同时推进科学研究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努力促进高校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聚集和培养能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能力、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步提升。
以统筹部署、全面推进为根本要求。既要推进高校和其他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也要推动高校内部科研资源的共享,推动院系、专业、学科之间的开放融合。在国家协同创新计划的引导下,建立省、市、学校等不同层面引导和支持协同创新的方式。通过组织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协同创新项目的引导和聚集作用,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现有的各类资源和条件,形成多元化的投入和支持机制。
(三)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和建设。
围绕国家需求,有效挖掘、整合高校优势力量,前瞻性地开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工作。瞄准《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重点从能源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空间和天文科学、粒子物理和核物理以及工程技术科学等领域,加强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和培育,新增若干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同时,加快建立形成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组织管理体系,在“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培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相关工作。
(四)实施重点科技项目。
完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布局,转变发展定位。建设一批战略研究基地。完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领域布局,规范管理和运行。加强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继续实施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重大)项目计划、高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协同实施“装备预研支撑技术”项目计划。建立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稳定支持机制。 继续实施“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五)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试点。
围绕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重点组织部署五类改革试点。
基础研究特区建设试点。组织部署若干冲击世界一流水平、一批达到国内一流世界知名水平的基础研究基地建设试点。汇聚培养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和优秀创新团队,取得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力争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学术高地、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大团队协同创新试点。依托高校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优势学科,组织实施一批大团队协同创新试点。培养一批对相关产业技术体系和技术发展路径了解透彻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团队,形成一套跨学科跨领域组织实施大项目的管理体制和办法,建成一批高水平技术研发基地。
区域创新模式试点。支持引导高校与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支持研究型大学在高新开发区建立工业技术研究院、农林类大学建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形成比较完善的高校技术转移体系,增强高校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服务能力。
国际合作联合基地试点。支持高校依托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与国际一流大学或科研院所合作建设一批联合研发基地。设立开放基金,组织一批面向国际的重大项目。推动一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成为高水平的国际化平台,大幅提高高校科研的国际影响力。
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试点。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互聘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承担国家项目方面探索经验、形成模式,形成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科研平台和高水平的科学家队伍,有效整合资源,完善科教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八、保障措施
(一)增加并优化科技投入。
争取多渠道、多形式增加高校科技投入,逐步提高基础研究经费占科技投入总经费的比重。加大对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的稳定支持力度。完善基本科研业务费制度。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支持力度。鼓励高校采取多种方式对自由探索、专利申请、国际合作与交流等进行引导和支持。
(二)加快重大科研平台建设与资源共享。
加大高校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和文献资料面向企业和社会开放。推动“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的平台向普通高校和社会开放。加强实验技术和共享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把开放共享服务纳入高校科技绩效评价考核范围。采取稳定支持或后补助等有效措施提升服务水平。加强教育信息化对高校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支撑。
(三)引导高校科技工作特色发展。
进一步强化对高校科技工作的分类指导,制定分类管理办法,克服同质化倾向。支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根据自身学科特色和优势,面向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加强以质量和特色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形成特色研究方向,牵引学科发展,支撑学科建设,构建优势学科平台,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形成新优势。
(四)加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
地方高校是人才培养和服务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整体规划,分类指导,以扶需、扶特为原则,通过建设体现区域特色优势的创新平台和基地,培养和汇聚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积极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进一步加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鼓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指导本地区各类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多方面争取对高校的支持。地方高校应制订计划,出台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努力实现学校的快速发展。
(五)提升科技管理与服务水平。
建立科学规范、开放合作、运行高效的现代科技管理模式。加强科研工作的规划及发展战略研究。加强科研工作的过程管理,提高统筹、调控、协调能力。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特点的科技管理队伍职业发展、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管理人员培训保障机制。加强科技管理队伍能力建设,逐步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管理队伍。



关于印发锡林郭勒盟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考核奖励办法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办公厅


关于印发锡林郭勒盟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考核奖励办法的通知



  锡署办发(2005) 24号



各旗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行署各委、办、局,各企事业单位:
 《锡林郭勒盟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考核奖励办法》已经行署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五年二月十八日


锡林郭勒盟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考核奖励办法总则


   一、为了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推进重大项目的策划、包装、推介和实施工作,充分调动各地、各部门争取国内外投资、招商引资、金融融资和引导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制定本办法。

  二、考核内容分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和重点项目推进目标两部分。

  三、考核范围:与行署签订固定资产投资责任状和承担重点项目推进目标的旗县市区、盟直部门,在我盟境内投资的重点项目建设业主,盟直相关服务部门。

  目标设置

  四、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以行署与各旗县市区和有关部门签订的责任目标为依据,实际完成情况以统计局年终数字为依据,范围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五、重点项目建设目标以《锡林郭勒盟重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行署与各旗县市区签订的责任目标为依据。

  考核内容:

  1、对全盟经济和旗县市区经济有重要影响的支撑项目,第一梯队的旗县市不少于3项,其他旗县市区项目不少于2项。
  2、已经开展前期工作但推进缓慢,至今没有落地开工的重点项目,各地不少于2项。
  3、根据本地资源优势、现实条件和薄弱领域,急需策划补充的新项目,各地不少于2项。
  4、前期工作经费落实和前期项目推进程度。列入第一梯队的旗县市区前期工作经费不少于200万元,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不少于3个;其它旗县市区前期工作经费不少于100万元,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不少于2个。

  六、列入考核范围的项目,允许以新实施的同类项目替补,替补项目的投资规模应与原列入考核项目的投资规模相当,半年调整一次。

  七、重点建设项目以当年完成投资额为依据。

  八、优质服务部门(不包括签订固定资产投资责任状的部门)以重点建设项目实际服务成效为依据。

  考核办法

  九、固定资产投资考核,依据行署与各旗县市区和盟直有关部门签订的固定资产投资责任状,按照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情况以及对全盟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进行评分;重点项目建设考核,依据推进的目标进度和投资进度评分。

十、各地固定资产投资考核总分值为200分,其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考核分值100分,各地完成投资对全盟的贡献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分别占55%和45%;重点项目推进目标分值60分(具体项目推进目标以责任状为依据);前期经费投入和前期工作成果分值40分。

  十一、部门固定资产投资考核总分值为100分,部门完成投资对全盟的贡献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分别占55%和45%。

  十二、重点项目业主奖项设置,按行业分为5大类,22个重大项目(国家投资项目除外)。

  1、工业类重大项目奖9个(其中电力、煤炭开发各2个,化工、矿产采选、建材、农畜产品加工、高载能各1个)。
   2、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奖5个(包括城市基础建设、公路、铁路、地质勘探)。
  3、农牧林水类重大项目奖3个。
  4、服务业类重大项目奖3个。
  5、社会事业类重大项目奖2个。

十三、重点建设项目考核按行业分类,当年完成投资额以统计局年终数字为依据,由大到小选取。

十四、优质服务部门评选,依据参与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工作量和重点建设项目推进的实际效果选取。

 考核评定程序

十五、固定资产投资奖,由盟发改委会同盟直相关部门进行考核,报请盟委、行署研究确定。盟发改委每月进行投资情况分析,同时对各旗县市区和盟直部门月度投资完成情况排序,作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考核评定的参考依据。

十六、重点项目业主奖,由旗县市区发改局和盟直部门按照奖项设置,填报《重点项目自检及奖项申报表》,经盟发改委会同盟直相关部门核实后,选择符合要求的项目业主,报请盟委、行署研究确定。

十七、优质服务奖,由盟直部门填报《优质服务奖项申报表》,重点说明参与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工作量和重点建设项目推进的实际效果,由盟发改委会同盟直相关部门进行初选,确定15个候选部门,报请盟委、行署研究确定奖励办法。

十八、固定资产投资奖项,设置旗县市区成绩特别突出奖3名,奖金各10万元;成绩突出奖3名,奖金各8万元;完成目标奖奖金各5万元。设置盟直部门成绩突出奖3名,奖金各8万元;完成目标奖奖金5万元。

十九、重点项目建设奖项,设置业主成绩突出奖22名,奖金各1万元。

二十、优质服务奖5个,奖金各2万元。

二十一、2005年盟财政安排专项奖励资金170万元。

二十二、设置的奖金主要用于奖励旗县市区、盟直部门、业主单位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

   附 则

  二十三、除项目业主单位考核指标外,其它考核指标一并列入党政班子年度实绩考核内容。

  二十四、本办法由盟发改委负责解释。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