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1992年废止的交通规章目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1:13:49  浏览:800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1992年废止的交通规章目录

交通部


1992年废止的交通规章目录
交通部



---------------------------------------
被废止的规章名称| 被废止 规章的发布 | 废 止 依 据
| 日期、机关、文号 |
---------|------------|----------------
| |已被1992年8月4日交通
|1964年8月6日交 |部、财政部、国家物价局交
内河航道养护费征 |通部、财政部交水航 |工发[1992]672号文发布的
收和使用试行办法 |(64)肖字第74号文 |《内河航道养护费征收和使
|发布 |用办法》废止
---------|------------|----------------
| |已被1992年1月9日交通
交通部文书档案管 |1980年11月5日交 |部、国家档案局交办发
理办法 |通部(80)交办字 |[1992]89号文发布的《交通
|2343号文发布 |档案管理办法》废止。
---------|------------|----------------
| |已被1992年1月9日交通
交通部文书立卷归 |1980年11月5日交 |部交办发[1992]100号文发
档办法 |通部(80)交办字 |布的《交通文件材料立卷归
|2343号文发布 |档办法》废止
---------|------------|----------------
| |已被1992年1月9日交通
交通部文书档案保 |1980年11月5日交 |部交办发[1992]100号文发
管期限的规定 |通部(80)交办字 |布的《交通文件材料立卷归
|2343号文发布 |档办法》废止
---------|------------|----------------
| |已被1992年1月9日交通
|1980年11月12日 |部、国家档案局交办发
交通部科学技术档 |交通部(80)交办字 |[1992]89号文发布的《交通
案管理办法 |2411号文发布 |档案管理办法》废止
---------|------------|----------------
| |已被1992年1月9日交通
交通部科学技术文 |1980年11月12日 |部、国家档案局交办发
件材料立卷归档办 |交通部(80)交办字 |[1992]89号文发布的《交通
法 |2414号文发布 |档案管理办法》废止
---------|------------|----------------
| |已被1992年1月9日交通
交通部科学技术档 |1980年11月12日 |部、国家档案局交办发
案保管期限的规定 |交通部(80)交办字 |[1992]89号文发布的《交通
|2414号文发布 |档案管理办法》废止
---------------------------------------

---------------------------------------
被废止的规章名称| 被废止 规章的发布 | 废 止 依 据
| 日期、机关、文号 |
---------|------------|----------------
| |已被1992年1月23日交通
战备钢桥储备管理 |1982年5月13日交 |部交计发[1992]57号文发
暂行规定 |通部(82)交计字 |布的《交通战备储备器材管
|1014号文发布 |理办法》废止
---------|------------|----------------
| |已被1992年1月6日交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 |1983年6月13日交 |部交救发[1992]19号文发
通部救捞船舶调度 |通部(83)交水监字 |布的《海上救助打捞船舶调
工作暂行办法 |1202号文发布 |度指挥管理办法》废止
---------|------------|----------------
| |已被1992年7月7日交通
交通部科技情报工 |1984年6月交通部 |部交科发[1992]548号文发
作条例 |(84)交科技字1331|布的《交通科技情报工作管
|号文发布 |理办法》废止
---------|------------|----------------
| |已被1992年7月7日交通
全国交通系统科技 |1984年5月14日交 |部交科发[1992]548号文发
情报网工作条例 |通部(84)交科技字 |布的《交通科技情报工作管
|885号文发布 |理规定》废止
---------|------------|----------------
| |已被1992年7月7日交通
各自、自治区、直辖|1984年5月14日交 |部交科发[1992]548号文发
市交通科技情报站 |通部(84)交科技字 |布的《交通科技情报工作管
工作条例 |885号文发布 |理规定》废止
---------|------------|----------------
| |已被1992年5月16日交通
公路工程质量监理 |1985年7月5日交 |部交工发[1992]378号文发
暂行办法 |通部(85)交公路字 |布的《公路工程施工监理办
|1459号文发布 |法》废止
---------|------------|----------------
| |已被1992年7月21日交通
公路、水路运输全行|1986年6月18日交 |部、国家统计局令第36号
业统计试行办法 |通部(86)交计字428|发布的《公路、水路运输全
|号文发布 |行业统计工作规定》废止
---------|------------|----------------
| |已被1992年1月23日交通
交通战备储备器材 |1987年3月24日交 |部交计发[1992]57号文发
租赁管理试行办法 |通部(87)交计字194|布的《交通战备储备器材管
|号文发布 |理办法》废止
---------|------------|----------------
| |已被1992年6月10日交通
交通部基本建设工 |1987年10月24日 |部交工发[1992]443号文发
程质量监督管理暂 |交通部(87)交基762|布的《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暂
行办法 |号文发布 |行规定》废止
---------|------------|----------------
|1989年4月24日交 |已被1992年5月16日交通
公路工程施工监理 |通部工程管理司工 |部交工发[1992]378号文发
暂行办法 |公字(89)131号文发|布的《公路工程施工监理办
|布 |法》废止
---------------------------------------

---------------------------------------
被废止的规章名称| 被废止 规章的发布 | 废 止 依 据
| 日期、机关、文号 |
---------|------------|----------------
交通部监察工作暂 |1990年5月24日交 |已被1992年1月16日交通
行规定 |通部(90)交监察字 |部交监察发[1992]23号文发
|285号发布 |发布的《交通部监察工作规
| |定》废止
---------|------------|----------------
国际集装箱超期使 |1990年6月12日交 |已被1992年5月5日交通
用费计收办法(试 |通部、国家物价局 |部、国家物价局交运发
行) |(90)交运字333号 |[1992]379号文发布的《国
|文发布 |办法》废止
---------|------------|----------------
交通工程建设监理 |1990年8月28日交 |已被1992年1月25日交通
工程师注册试行办 |通部(90)工监字291|部交工发[1992]66号文发
法 |号文发布 |布的《公路、水运工程监理
| |工程师注册办法》废止
---------|------------|----------------
交通系统教材编审、|1987年6月19日交 |已被1992年5月4日交通
出版试行办法 |通部(82)交教字 |部交函教[1992]272号文发
|1288号文发布 |布的《交通类专业教材编
| |审、出版管理办法》废止
---------------------------------------







1992年12月31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节约用水和保证供水安全工作的通知

建设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节约用水和保证供水安全工作的通知



建城[2003]171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北京市、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2000年以来,各地认真贯彻全国城市供水节水与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号,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加强城市节水和保证供水安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每年城市节水达35亿立方米,节水的政策法规和供水安全保障机制正逐步完善。但是,一些地方对城市节约用水工作不够重视,节水设施投入不足,水价改革不到位,供水企业改革进展滞后,供水管网漏损严重。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国一些地区持续干旱少雨,很多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面临困难,城市供水安全受到威胁。

  国务院领导非常关心城市节水和供水安全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为贯彻落实好《通知》和进一步做好城市节约用水与保证供水安全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依法管理,认真履行职责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水法》、《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做好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的手段,加强城市和镇节水的指导和监督。要转变职能,重点抓好政策法规、行业规划、标准规范和宣传教育,加强对城市和镇供水经营服务市场的培育、调控和监管,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的建设。要加强城市规划区内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指导。

  二、统筹规划、同步实施

  各地要抓紧制定城市和镇节约用水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城市和镇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的对策措施及工程布局方案,协调好供水、节水与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施建设。要重视污水的再生利用,在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时,要将污水处理再生利用作为缓解城市水源短缺的重要措施,同步规划和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实现由单一的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向污水综合利用转变。要积极发展区域供水和污水处理,提高乡镇供水、污水处理水平。要将城市水源保护、备用水源工程、城市节水及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的建设,纳入近期建设规划。缺水城市在编制和调整近期建设规划时,要严格限制高耗水型工业项目的审批和建设。

  三、建立合理水价体系,促进节约用水

  各地要积极推进城市供水价格的改革,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在水需求调节、水资源配置和节约用水方面的作用。水价要充分体现资源的稀缺性,进一步理顺水资源费、自来水价格、污水处理再生水及各类用水价格的比价关系。水价改革要考虑为污水处理、供水管网维修改造、跨区域调水留出价格空间。要通过水价的管理,强化对供水企业运营成本的约束。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配合价格主管部门做好水价改革的同时,要完善水价改革的各项配套政策,尽快实行城市绿化、市政设施用水计量计价制度,鼓励支持供水企业实行超表到户,实行居民阶梯性水价。继续实行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加价制度。要充分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促进园林绿化、市政环卫、生态景观和洗车等行业使用再生水。今年年底以前,已建、在建污水处理设施的城市都要开征污水处理费,已开征污水处理费的城市要及时调整收费标准,尽快达到“保本微利”水平。

  四、严格节水制度,加强城市用水的管理

  各地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以促进水的有效利用为目标,抓紧制定和实施城市和镇各类用水定额和非居民用水计划。要严格实行节约用水制度,严格用水定额管理,采取超计划、超定额加价收费方式,调整城市用水结构,促进工业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耗水量大、技术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要制定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的使用管理办法,所有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必须采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各单位现有房屋使用的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要在2005年以前全部更换为节水型器具。各地要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居民尽快更换不符合节水要求的生活用水器具。缺水城市严禁非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的销售。

  五、加快供水企业改革

  要加快城市供水企业改革步伐,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供水企业要进一步明晰产权,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主体和市场主体。要进一步开放供水行业投资、建设、运营市场,建立城市供水特许经营制度,健全原水经营单位与城市供水企业之间新型契约合同关系。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城市供水企业改革的指导和协调,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强化对企业运营成本的约束,以及对企业售水服务、供水水质、管网漏损控制等方面的监管,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保证城市供水安全。

  六、加快供水管网改造

  各地要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的步伐,在2005年底以前完成对严重老化和漏损管网的改造任务。北方缺水城市要加快进度,力争在2004年底前基本完成。各地要将供水管网的改造作为重点项目,加大投入力度。要结合水价改革,将管网改造的投资费用计入水价;城市维护建设资金要明确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管网的改造;供水企业要积极筹措资金,确保管网改造所需资金按工程建设进度足额到位。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计划、财政部门做好城市供水管网改造规划和实施计划,优化管网布局和工程技术方案,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协调和监管。

  七、加强对城市规划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指导和监督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落实《通知》要求,切实对城市规划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指导和监督,严格限制城市自来水可供范围内的各种自备水源。要制定好计划,逐步减少直至完全取消原有的自备水源许可取水量。要尽快组织对自备水源情况的检查,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必须认真查处,限期纠正,特别是地下水已严重超采的城市,要坚决禁止新建任何取用地下水的供水设施。要做好自备水源供水的管理和督查工作,严格禁止自备水源擅自向社会转供转卖水,特别要加强对自备水源的水质检测和监管,凡不符合标准的要坚决关闭。

  八、加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及应急系统建设

  各地要抓紧建立健全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统一指挥和监督。要制定好重点保证城市和镇居民生活用水的应急预案,进行必要的物质和资源储备。原水和自来水企业要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应急保障措施。要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和镇供水水源的安全防护,禁止一切危害水源水质的活动。“南水北调”受水城市要在充分节流的前提下,合理确定水的需求计划,建设好相应的配套工程,加强城市输配水管网的改造,保证“南水北调”工程充分发挥效益。

  九、进一步推进“节水型城市”的创建工作

  各地要继续开展“节水型城市”的创建工作,严重缺水或缺水城市,力争在2005年前达到节水型城市的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好本地区“节水型城市”的创建和考核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不断提高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水平。

  十、加强对城市节水和供水安全工作的领导

  各地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城市节约用水和供水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充分认识全面节水是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保证供水安全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加强领导,把城市节水和保证供水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和经常性的工作,常抓不懈。要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确保城乡用水安全,确保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要健全依法管理、分工协作、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制,一级抓一级,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三年八月二十二日


行政行为在合理与合法中夹缝生存

????从2003年司法考试卷四第八题试题谈起

……夏立彬…..


{试题}案情:某市为加强道路交通管理,规范日益混乱的交通秩序,决定出台一项新举措,由交通管理部门向市民发布通告,凡自行摄录下机动车辆违章行驶、停放的照片、录像资料,送经交通管理部门确认后,被采用并在当地电视台播出的,一律奖励人民币200元—300元。此举使许多市民踊跃参与,积极举报违章车辆,当地的交通秩序一时间明显好转,市民满意。新闻报道后,省内甚至外省不少城市都来取经、学习。但与此同时,也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有违章驾车者去往不愿被别人知道的地方,电视台将车辆及背景播出后,引起家庭关系、同事关系紧张,甚至影响了当事人此后的正常生活的;有乘车人以肖像权、名誉权受到侵害,把电视台、交管部门告上法庭的;有违章司机被单位开除,认为是交管部门超范围行使权力引起的;有抢拍者被违章车辆故意撞伤后,向交管部门索赔的;甚至有利用偷拍照片向驾车人索要高额“保密费”的,等等。报刊将上述新闻披露后,某市治理交通秩序的举措引起了社会不同看法和较大争议。  问题:请谈谈你对某市治理交通秩序新举措合法性、合理性的认识。(注意:不能仅就此举引发的一些问题、个案谈具体适用法律的意见)
一、 合理性原则与合法性的内涵及关系
合理性原则与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而不能与法律相抵触。它不仅要求行政机关进行行政活动时应遵循宪法、法律,还要遵循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合法不仅要求符合实体法,也要符合程序法。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活动内容要客观、适度、符合理性。由于社会、政治和文化不停地发展,为了更好地行使行政权,在此基础上便产生了自由裁量权。在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与扩大情况下,合理性原则便运用而生了。
合理性原则与合法性原则都是对自由裁量权行使的限制。但二者之间存在区别:(1)、二者起源不同。合法性原则主要是成文法上演化原则,而合理原则主要是执法、适用法律上演化原则;(2)、二者适用范围不同。合法性原则是全方位适用的,而合理性原则主要适用于自由裁量领域的;(3)、二者的表现方式不同。合理性问题随着国家立法进程的推进,有可能上升到合法性和层次,也就是说某事实问题,在成文确定前是合理性问题,在成文法确定后便是合法性问题了。从而言之,合理性原则是属于合法性原则的范畴。
  二、对某市加强道路交通管理行为的举措的思考
某市为加强道路交通管理,规范日益混乱的交通秩序,作出一项新举措后,使得交通秩序忽然好转,盈得市民满意。然而万万没想到,交通部门自以为自己做了善事,却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各种看法与争议。
  我们毫不犹豫地承认,从现行的法律规定来看,某市交通管理部门的行为的确是与法律相背的。因为我国宪法、民法通则都规定了公民的隐私权、肖像权不受非法侵犯,交通管理部门行使行政权时,应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自由裁量,而不应超越法律的限制采取适当的措施,除非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需要。从形式上来看,交通管理部门的行为是违法的。
  看事物应看其正反两面,从正面来讲,该市交通管理部门在主观上犯意,在客观效果上没有产生严重的社会危害后果。从主观动机上来说,交通管理部门是以加强道路交通管理,规范日益混乱的交通秩序;从客观社会效果来看,该举措侵犯了隐私权、肖像权等,但是最终它使该市的交通秩序好转,市民满意,这不正是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所需要的吗?说明了该行政决定是客观的、符合理性的。
    本人认为,交通管理部门新举措无疑是一种良性违法行为。所谓良性违法,是指形式上违法,而动机端正和客观效果较好的行为。良性违法行为是法律与社会矛盾之间挤生出来新事物。由于社会现象的丰富多彩,人们的行为犹为林林总总,而法的作用是有局限性,那么法与社会、法与理就会存在着冲突,有的事情合理不合法,有的事情则合法不合理。法律对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调整,难免挂一漏万;法律的调整总是滞后的,而社会的发展则是走在立法的前面的。无论人们如何超前立法,也不可能对未来明察秋毫。因此,合理与合法的冲突是难以避免的。
  对待因合理与合法对立产生的良性违法,我认为应掌握好两个原则:一是容忍,二是尽可能快一点协调解决。
  容忍是指不要把良性违法混同于恶性违法,不要急于追究违法责任。我们崇尚法治,但绝不奉信“法律万能”。社会秩序的价值、自由是目的,法是手段;道德是基础,法律是保障。某市交通管理部门为加强道路交通管理,规范日益混乱的交通秩序出台一项新举措,从而交通秩序好转,保障了人的生命权。只是该举措被人们不当利用,侵犯民个人肖像、隐私权,从而简单地将其定性为违法,有悖情理。
对某市交通管理部门的举措行为,我们不能盲目宣传,甚至加以推广,也不能全盘否定。因为我们虽不能坚守“恶法亦法”的信条,可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某市交通管理部门行为虽然是形式违法,带来一些不良社会后果,但它也提高社会公众的交通守法意识,规范日益混乱的交通秩序。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妥当方法调整该举措,向讲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泰顺县人民法院
2004年4月9日
 电话:13335873112、 伊妹儿:xialb9@tom.ccom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