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关于印发《2004年深化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7 09:03:58  浏览:958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2004年深化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安委办字〔2004〕13号

关于印发《2004年深化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



  现将《2004年深化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制定实施方案,继续深入扎实地搞好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并切实抓出成效。

二○○四年四月二十七日

2004年深化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以下简称《决定》)要求,继续推进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现提出2004年深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全面实施《安全生产法》;坚持以人为本和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以科学发展观,推进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向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转变;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着力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全员素质,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二、整治的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整治的原则。努力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切实维护和保障职工的切身利益。依法推进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向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转变,致力于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2.坚持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原则。从实际出发,着力解决前一阶段整治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影响本地区煤矿安全的突出问题,确定分阶段整治的内容、重点整治地区和重点监控矿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大整治力度,实现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3.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全面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提高整体素质和综合防范能力。

  4.坚持管住源头,严格市场准入原则。建立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全面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提高办矿准入门槛,防止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进入生产领域。

  三、整治的目标

  1.全面完成煤矿安全生产年度控制目标。与2003年相比,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特大事故起数分别下降4%以上和10%,百万吨死亡率下降7.5%以上。

  2.整顿和规范安全生产秩序。依法取缔、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基本遏制非法、违法开采。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三同时”达到100%,有效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

  3.继续实行煤矿安全程度评估。生产矿井评估率达到100%,安全程度评估为A、B类的矿井的比例在2003年基础上提高十个百分点,全面提升有安全保障的生产能力。

  4.提高矿井安全装备水平。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安装使用率达到80%;矿井生产工作面瓦斯传感器、瓦斯断电仪和掘进工作面两闭锁装置安装使用率达到100%。小型煤矿采用壁式等正规采煤方法的矿井达到矿井总数的70%以上。

  5.全面推进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制定和落实规划,明确目标,讲求实效,稳步推进;大中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率达到50%以上,小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率达到20%。

  四、整治的重点

  1.依法取缔、关闭非法开采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各类煤矿。

  一是被关闭后擅自恢复生产和以各种名义非法私开的矿井;

  二是安全程度评估为D类,经停产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

  三是达不到安全生产许可证颁证条件的矿井;

  四是地方人民政府明令关闭的矿井。

  2.依法整顿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矿井。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及安全程度评估为C类的矿井,一律停产整顿,要提出明确的整改要求,限期整改,消除隐患。

  3.落实对受瓦斯、水害等灾害威胁严重矿井的整治。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全面装备瓦斯监测监控系统,提高瓦斯抽放能力,遏制超能力生产;开展水害勘察工作,提高探、排水装备能力。

  4.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和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建立、完善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三同时”,监督煤矿依法加大安全投入、参加工伤保险, 缴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

  五、深化整治的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责任,确保深化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按照《决定》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继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安委办字〔2004〕10号)要求,各地要切实加强对煤矿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把整治工作作为一项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工作坚持不懈地抓下去;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整治规划和工作方案,确定分阶段整治的重点和目标,针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完善并落实各部门在整治工作中的责任制,强化各级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的责任,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2.坚持依法整治,强化源头管理,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深化整治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取缔关闭非法开采、死灰复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依法查处影响煤矿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落实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措施,对历次安全检查和监察执法中所查处的煤矿实施分级监控,监督整改落实;对不认真整改或拒绝整改的矿井,依法严惩。全面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进一步提高煤矿企业安全水平,把住安全准入关,从源头上禁止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进入市场。强化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地位,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责任,把专项整治与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保障制度、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以及建立自我约束机制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和改进安全管理,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抗灾能力。

  3.强化监督监察,加大事故隐患整改力度。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矿井的监察力度,继续抓好国有大矿重点监控对象和小型煤矿事故多发地区的监察执法工作,组织开展专项监察执法活动,及时向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国有煤矿企业提出监察执法意见,促进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化,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年度控制指标的实现。各地要进一步强化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借鉴山西晋城市瓦斯集中监控、河南平顶山市“三委派”等有效监管的成功经验,把专项整治与落实《决定》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相结合,与安全程度评估相结合,与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相结合。把重大事故隐患整改作为整治的重点内容之一,制定整改措施,落实分级监控责任,适时组织开展联合执法和监督检查活动,确保整改到位。

  4.加强安全基础工作,提高矿井抗灾能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既是专项整治的继续和深入,也是加强“双基”工作的基础,各地要把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作为深化整治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国有煤矿要在原有基础上按照新标准继续提升完善,小型煤矿要在建设样板县、样板乡镇、样板矿的基础上,以典型引路,分级推进。同时要继续推进煤矿安全程度评估工作,实施动态管理。

  5.依靠科技进步,全面落实瓦斯防治“十二字”方针。要把防止煤矿重、特大瓦斯事故作为深化整治的重点,把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一通三防”工作整治作为重中之重,全面贯彻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防治十二字方针。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加大“一通三防”方面的安全投入,上装备,上水平。对重点监控的45个国有重点煤矿,小煤矿集中、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的重点地区,凡“十二字”方针不落实、矿井通风系统不合理、灾害防治措施不到位、超通风能力生产的矿井必须停产整顿,并重点监控,限期达标。

  6.严肃查处事故,严格责任追究。严格执行国务院第302号令,落实事故责任追究的法律制度,对各类重、特大事故的查处都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责任者以及负有领导责任的各级干部,一定要严格责任追究。特别是对应关闭未关闭矿井、非法私开矿井和已关闭矿井死灰复燃的要依法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有关文件要求,凡因政府工作人员对煤矿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不力,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甚至利用职权参股办矿或收受贿赂,包庇袒护非法采矿,导致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要按照国务院第302号令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肃追究其行政责任;自2003年7月1日起,凡县(市)发现两处、乡镇发现一处非法生产或属“四个一律关闭”应关却未关的煤矿,要对县、乡政府主要领导给予行政处分。

  7.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以宣传贯彻《决定》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为契机,利用各种形式,宣传深化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重要意义,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形成全社会重视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各地煤炭管理、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注重宣传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和深化整治工作中的先进典型与经验,对媒体曝光和群众举报的煤矿违法违规行为,要认真核查,严肃处理。对严重忽视安全生产而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的典型案例要公开曝光。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
广东
第22号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已由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1998年9月1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
之日起施行。
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998年10月7日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议事制度,提高议事效
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常务委员会)依照法定职
权和法定程序进行工作。
第三条 常务委员会审议议案、决定重大事项,应当充分发扬民主,实行
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第四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公开举行,会议的举行情况通过新闻媒介进行报
道。遇有特别情况,也可以不公开举行。
第五条 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规,通过的决定、决议,本省行政区域内的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必须严格遵守、执行。

第二章 会议的召开
第六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每两个月至少举行一次。遇有特别情况,可以临
时召集会议。
常务委员会会议由常务委员会主任召集并主持。主任可以委托副主任主持
会议。
第七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必须有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出席,
才能举行。
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除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经主任
同意请假以外,必须出席会议。
第八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和日程草案,由主任会议提出,提请常务委
员会全体会议通过。
第九条 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应当在会议举行十日前,将开会日期和拟
提交会议讨论的主要事项,通知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有关列席人员。临时召
集的会议,临时通知。
第十条 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时候,可安排全体会议和分组会议。分组
会议的召集人由常务委员会会议主持人指定。
第十一条 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时候,省人民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
省人民检察院的负责人列席会议。
省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以下简称专门委员会)的负责人列席会
议。
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各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工作委员
会)、办公厅、研究室的负责人列席会议。
地级以上市人大常务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一人列席会议。
根据会议议程的需要,可以邀请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有关的省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我省选出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列席
会议。
第十二条 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可以设旁听席。

第三章 议案的提出和审议
第十三条 主任会议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属于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
议案,由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主任会议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委托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办公厅、研
究室拟订有关议案草案,并经主任会议决定向常务委员会会议作说明。
第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各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属于常务委
员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或者先交
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或者先委托
有关工作委员会进行初审,然后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第十五条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属
于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
议,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
会议审议;或者先委托有关工作委员会进行初审,然后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
会会议审议。
主任会议决定不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议案,应当向常务委员会会议
报告或者向提议案人说明。
第十六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授权常务委员会审议的议案,可以先由省
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就议案涉及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意见后,交有关的专门委
员会审议,提出报告,或者委托有关工作委员会进行初审,然后再提请常务委
员会会议审议。常务委员会审议该项议案时,可由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
告对该项议案涉及问题的研究意见。
第十七条 议案经主任会议决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建议议程后,提议案
的机关、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提议案人或常务委员会的有关工作部门应当按规
定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举行前向常务委员会提供有关资料。
法规案经主任会议决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建议议程后,应及时将有关法
规草案的文本等资料送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准备审议意见。
第十八条 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听取关于议案的说明后,由分组会议或者
全体会议对议案进行审议。提案人和其他有关机关负责人应当到会听取审议意
见,回答询问。
第十九条 经专门委员会审议或者工作委员会初审的法规草案,在提交常
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前,应当先交法制委员会会审。法制委员会应当对法规草案
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提出会审意见。
法规案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后,由提案人向全体会议作说明,有关专
门委员会作审议报告或者有关工作委员会作初审报告。
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有关工作委员会应根据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意见,提
出法规草案修改意见说明,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根据审议意见,经主任会议同意,可以将法规草案或者草案的主要内容向
社会公布,公开征求意见。
法规案一般应经过两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才能交付表决。
第二十条 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人事任免案,应当提交提请机关正职领导
人签署的书面报告、《干部任免呈报表》、拟任命人员考察材料或者拟免职人
员的免职理由,由提请机关的正职领导人到会提请任免。正职领导人如果因特
殊情况不能到会,应当说明原因并委托副职领导人到会提请任免。
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的撤销职务案,提请机关或者提案人应当书面说明拟
撤销其职务的理由。
常务委员会审议撤销职务案时,被提出撤销职务的人员可以到会或者书面
陈述意见。
第二十一条 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监督个案,审议中认为具体行政
行为或者司法行为违法的,常务委员会可以决定发出法律监督书。行政执法机
关、司法机关应当在规定期限内依法处理,并报告处理结果。
第二十二条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在常务委员会会议进行中,个人提出的
临时动议(包括对议案的修正案),获得四名以上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附议
时,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或者先交有关专门委员会
审议,提出报告,或者先委托有关工作委员会进行初审,再决定是否提请常务
委员会会议审议。
第二十三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议案,由主任会议根据审议情
况,决定是否提交表决。在审议中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由主任会议
提请,经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过半数同意,可以暂时不付表决,交有关的
委员会或者提案人进一步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再由主任会议决定提请下次或
者以后的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第二十四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议案,在交付表决前,提案人要
求撤回的,经主任会议同意,对该议案的审议即行终止。
第二十五条 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先由有
关的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委员会提出意见,经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会
议审议批准。

第四章 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
第二十六条 在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听取省人
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和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作工作报告,由分组会
议或全体会议进行审议。
上述工作报告以书面形式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举行五日前送交常务委员会组
成人员,并应分别由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和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负
责人到会作报告。
第二十七条 常务委员会可以委托主任会议或者专门委员会对工作报告进
行审议,并由主任会议或者专门委员会向常务委员会报告。
第二十八条 在审议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应整理综合,
交有关部门研究处理,并限期作出答复。
第二十九条 常务委员会组织进行的执法检查,由主任会议决定向常务委
员会会议报告执法检查情况。
第三十条 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情况对报告作出决议、决定。

第五章 评议
第三十一条 常务委员会可以组织对省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省高级人
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进行工作评议和对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
举、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述职评议。
第三十二条 评议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中进行;也可以由常务委员会委托主
任会议或者专门委员会进行,并由主任会议或者专门委员会向常务委员会报
告。
第三十三条 在评议会上,被评议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述职人员应当根据
评议要求作工作报告或者述职报告,并回答问题,听取意见。对评议中所提意
见有不同看法,可以进行解释和申辩。
第三十四条 被评议单位有关人员应当到会听取意见。常务委员会可以邀
请被评议单位的上级机关负责人和有关单位负责人列席评议会议。
第三十五条 评议后应当形成评议意见。被评议单位或者述职人员根据评
议意见,应当在三个月内将整改情况书面报告常务委员会。

第六章 质询
第三十六条 在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
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对省人民政府和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
院的质询案,由主任会议决定交由受质询机关答复。
第三十七条 质询案必须写明质询对象、质询的问题和内容。
第三十八条 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质询案,由主任会议决定受质询
机关的负责人在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或者有关的专门委员会会议上口头答
复,如有特殊原因不能口头答复的,经主任会议同意,也可以书面答复。
质询案在专门委员会会议上答复的,提质询案人有权列席会议,发表意
见,并由专门委员会向常务委员会或者主任会议提出质询结果的报告。
质询案以书面答复的,应当由受质询机关负责人签署,并印发常务委员会
组成人员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
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有全体组成人员三分之一以上对质询案的答复不满
意时,受质询机关应当重新作出答复。
第三十九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的质询案,在未作出答复前,提质询案
人要求撤回的,对该质询案的审议即行终止。

第七章 调查委员会
第四十条 主任会议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书面联名,
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议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由全体会议决定。
第四十一条 调查委员会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组成,由主任会
议在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提名,提请全体会议通过。
调查委员会可以聘请专家参加调查工作。
第四十二条 调查委员会有权调阅有关的证据材料,询问有关人员。调查
所涉及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情况。
第四十三条 调查结束后,调查委员会应当作出调查报告,提交常务委员
会审议。常务委员会根据调查报告,可以作出相应的决议。

第八章 发言和表决
第四十四条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人员在全体会议上的审议
发言,第一次发言一般不超过十五分钟,第二次对同一问题的发言不超过十分
钟。事先提出要求延长发言时间的,经会议主持人同意,可以延长,但延长的
时间不能超过十分钟。
第四十五条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
受法律追究。
第四十六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表决议案,采用无记名方式或其他方式。
法规案、人事任免案采用无记名表决方式。
人事任免案一般实行逐人表决;但经当次会议到会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多数同意,也可以实行合并表决。
第四十七条 交付表决的议案,有修正案的,先表决修正案。
第四十八条 表决议案需有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参加投票方
为有效,获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过半数赞成方为通过。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对议案可以投赞成票或者反对票或者弃权票。
表决结果由会议主持人当场宣布。

第九章 公布
第四十九条 地方性法规应当自通过之日起二十日内在《南方日报》公
布。批准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报请批准的机关公布。
决定、决议应当自通过之日起五日内在《南方日报》公布。
第五十条 任职、免职或者撤职,以常务委员会通过之日为准,由常务委
员会以公告或者其他方式公布,并以正式文件通知提请机关。
第五十一条 地方性法规公布后,常务委员会机关应印制一定数量的单行
本免费向公众提供。

第十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 本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88年6月18日广东省第
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议事规则(试行)》同时废止。



1998年10月7日

关于印发《国家安全生产监察专员对口联系推广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经验试点地区的分工》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关于印发《国家安全生产监察专员对口联系推广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经验试点地区的分工》的通知
安监总厅字[2005]36号

 
  根据原国家安全监管局《关于印发〈推广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试点经验实施方案〉的通知》(安监管司办字[2004]93号)和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推广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经验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办字[2005]7号)的有关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对试点地区推广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经验工作的联系和指导,决定由国家安全生产监察专员具体负责联系指导推广工作。

  现将《国家安全生产监察专员对口联系推广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经验试点地区的分工》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积极配合国家安全生产监察专员共同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试点经验的推广工作,加强联系,并及时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国家安全生产监察专员对口联系推广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经验试点地区的分工






序号
推广地区
联系人

1
北京
刘云昌

2
天津
刘云昌

3
河北
金兆民

4
山西
金兆民

5
辽宁
陈茂生

6
吉林
陈茂生

7
黑龙江
孟昭聚

8
上海
章苏东

9
江苏
章苏东

10
浙江
杨又明

11
安徽
郭新庆

12
福建
杨又明

13
江西
郭新庆

14
山东
孟昭聚

15
河南
李世钧

16
湖北
李世钧

17
湖南
贺黎光

18
广东
贺黎光

19
广西
杨国顺

20
海南
杨国顺

21
重庆
杨江有

22
四川
杨江有


二00五年五月二十四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