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中蒙友好合作关系条约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30 05:55:10  浏览:855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蒙友好合作关系条约

中国 蒙古人民共和国


中蒙友好合作关系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国(以下简称“缔约双方”)鉴于1960年5月31日缔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友好互助条约对发展两国关系所起的重要作用;

  愿意巩固和加强中蒙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

  深信进一步加强中蒙两国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重申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为此,决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友好互助条约,并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

  缔约双方应在互相尊重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基础上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第二条


  一、缔约双方将就发展双边关系经常进行磋商,以促进两国议会、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和地方之间关系的发展。

  二、缔约双方将在政治、经济、贸易、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环保、交通、邮电等领域长期稳定地发展平等互利合作。

                   第三条


  缔约双方将就亚太地区以及共同关心的其他国际问题根据需要进行磋商。

  二、缔约双方将在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范围内进行合作,以促进各国间合作关系的发展,推动地区及世界性紧迫问题的解决。

                   第四条 


  缔约双方不参加任何针对对方的军事政治同盟;不同第三国缔结任何损害另一方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条约;任何一方均不得允许第三国利用其领土损害另一方国家主权和安全。

                   第五条


  本条约不涉及缔约双方根据同其他国家签订的双边和参加的多边条约所承担的义务。

                   第六条

  本条约长期有效,经缔约双方同意,可对本条约进行补充或修改。缔约任何一方可提前一年书面通知缔约另一方终止本条约。

  本条约须经批准,并自互换批准书之日起生效。

  本条约于1994年4月29日在乌兰巴托签订,共两份,每份都用中文和蒙文写成,两种文本同等作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 蒙古国

      国务院总理 政府总理

       李 鹏 彭·扎斯莱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鸡西市人民政府印发鸡西市流通环节食品索证索票和进销货台帐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政府


鸡西市人民政府印发鸡西市流通环节食品索证索票和进销货台帐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

鸡政发〔2008〕 34号


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企事业单位:

现将《鸡西市流通环节食品索证索票和进销货台账制度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七月十六日

鸡西市流通环节食品索证索票和进销货台账制度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进一步引导和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健全索证索票和进销货台账制度,规范食品经营行为,保障食品市场消费安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以下简称“特别规定”)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规范食品索证索票制度和进货台账制度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食品索证索票制度是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市场主办单位、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超市、商场等商品经营者,向供货商索取食品供货证明的管理制度。

  食品索证索票和进销货台帐制度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链条与追溯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食品经营者履行索证索票和进销货台帐制度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食品经营者是指取得证照的县级及其以上政府所在地城市的食品超市、经营食品的商场、食品批发市场、食品集贸市场内的入场销售者。

在鸡西市行政区域内从事食品经营活动的食品经营者,遵循本办法,严格履行食品索证索票和进销货台帐制度。

第四条 县级及其以上政府所在地城市的食品超市、经营食品的商场和食品批发市场、食品集贸市场内的入场销售者(以下统称食品销售者),应当建立健全进货索证索票制度,严格审验供货商(包括销售商或者直接供货的生产者)的经营资格,仔细验明食品合格证明和食品标识,确保交易对象主体资格合法,购入食品质量合格。

第五条 食品销售者首次购入食品时,应当向供货商索取并仔细查验供货商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或者卫生许可证、标注通过有关质量认证食品的相关质量认证证书、进口食品的有效商检证明、国家规定应当经过检验检疫食品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第六条 超市和食品批发市场内的入场销售者首次购入食品时,还应当按食品品种索取并仔细查验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该批次食品的质量检验合格报告。检验报告所列检验项目应当包括法律、法规规定和保障食品安全的相关项目。检验报告应按批次每半年索验一次。不能提供检验报告原件的,可以提供由供货商签字或者盖章的检验报告复印件。

第七条 食品销售者从种植户、养殖户购入自产自销的食用农产品的,应当索取并仔细查验供货商的身份证明和应当检验检疫的食用农产品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索取的供货商的身份证复印件及食用农产品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应由供货商盖章或者签名。

第八条 食品销售者购入食品时,应当索取供货商出具的正式销售发票;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取有供货商盖章或者签名的销售凭证,并留具真实地址和联系方式;销售凭证应当记明食品名称、规格、数量、单价、金额、销售日期等内容。

第九条 索取和查验的营业执照(身份证明)、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质量认证证书、商检证明、检验检疫合格证明、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和销售发票(凭证),应当按供货商名称或者食品种类整理建档备查,相关档案应当妥善保管,保管期限自该种食品购入之日起不少于2年,有条件的食品销售者可以实行计算机管理,建立健全书式和电子档案。

第十条 实行加盟连锁、统一配送的食品销售者,可以由总部统一索验相关证、票存档;各连锁销售者可以凭总部出具的索证索票证明和统一配送单存档替代索证索票档案;各连锁销售者自行采购的食品,仍应当按照要求自行索验相关证、票。

第十一条 食品销售者对其在经营场所内自产自销的食品,应当建立生产加工记录。生产加工记录应当包括食品名称、用料成份、生产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

第十二条 食品批发市场、食品集贸市场的开办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审查入场销售者的经营资格,明确入场销售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并定期对入场销售者的索证索票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入场销售者建立并切实执行索证索票制度。

第十三条 实行“场厂挂钩”、“场地挂钩”等协议准入制度的食品销售者,除按照要求建立健全索证索票制度外,还应当定期对协议供货的食用农产品养殖、种植基地或者食品的生产加工企业进行考察,确保养殖、种植基地或者生产加工企业管理制度和提供的食品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基地或者企业,应当及时提出改进要求或者依法解除协议供货关系,确保食品质量合格,安全可靠。

  第十四条 乡镇、街道和社区所辖区域在集中交易市场以外有食品经营项目的销售门店(统称为食杂店),应当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制度,如实记录食品来源等信息。

第十五条 进货台账应当按照每次购入食品情况如实记录,内容应当包括食品名称、进货日期、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供货商、联系电话等信息。

食品经营者应使用由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进销货台账或者提供的格式台账文本。

第十六条 乡镇、街道和社区食杂店可以根据其管理水平和经济实力,采取账簿登记、单据粘贴建档等多种方式建立进货台帐,有条件的可以实行计算机管理。食品进货台账应当妥善保存,保存期限自该食品购入之日起不少于2年。

第十七条 食品经营者应当以索证索票制度或进货台账制度为基础,建立健全内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具体的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和责任,定期检查食品进、销、存及质量状况,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应当在进货档案中作出醒目标注,并将食品集中陈列或者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对超过保质期或者腐败、变质、质量不合格等食品,应当立即停止销售,撤下柜台销毁或者报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理,食品的处理情况应当在进货台账中如实记录。

第十八条 在集中交易市场内销售自制产品的生产企业、食品批发经营企业和食品批发市场的食品经营者应建立销售台账,内容应当包括食品名称、规格、数量、单价、销售日期、购货单位、联系电话、地址等信息。销售台账应当妥善保存,保存期限自该种食品销售之日起不少于2年,有条件的可以实行电子档案。

第十九条 消费者因食品质量问题同经营者发生争议或者申诉的,食品经营者应提供该食品质量检验报告。不能提供检验报告或者提供的检验报告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应到法定质量检验机构鉴定,检验机构检验证明其商品存在质量问题的,经营者应当承担检验费用;检验证明其商品不存在质量问题,消费者应当承担检验费用;对难以检验的商品,经营者应当提供无过错的证据,不能提供的,应当承担责任。

第二十条 食品经营者不能提供检验报告或者检验报告复印件销售食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特别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要严格区分主观上故意不提供检验报告或者检验报告复印件的主客观相统一的违法经营行为,与主观上非故意、因丢失、正在索取中等原因不能提供检验报告或者检验报告复印件的食品经营行为。对主观上非故意、因丢失、正在索取中等客观原因,不能提供检验报告或者检验报告复印件的食品经营者,可通过警示、警告等行政手段,规范、敦促食品经营者健全制度,规范经营。

第二十一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按照引导、教育和监督检查相结合的原则,对食品经营者执行索证索票制度和进销台账制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基层工商所要将索证索票和进销台账制度的实施情况作为日常巡查的重要内容,要使所辖区域内的食品经营者百分之百的建立索证索票和进销台账制度。

第二十二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根据食品销售的季节性、节日性和区域的特点,对食品经营者索证索票执行情况在新闻媒体上予以公布,引导消费者到索证索票制度执行好的单位购物,促使食品经营者严格履行索证索票法定义务。

第二十三条 食品经营者建立索证索票制度和进货台账制度的日常监督检查,由属地工商行政管理所负责。对食品经营者索证索票制度和进销台账制度的日常监督检查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否建立制度并按规定悬挂或摆放;

(二)是否符合要求并按规定填写;

(三)随机抽查档案,与其销售食品进行核查,检查索证索票或者进销台账制度。

第二十四条 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完成后,监督检查情况应当如实记录,由监督检查人员签字后归档。监督检查记录应当包括检查时间、当事人名称、索证索票或者进销台账制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发现其他违法行为等内容。

第二十五条 对不履行索证索票、建立进销台账义务的食品经营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责令限期改正,对在规定期限内未改正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责令其停止销售相关食品;不能提供检验报告或者检验报告复印件销售产品的,依据《特别规定》予以处罚。并将其作为失信企业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在辖区工商所的信息公示栏及相关媒体上进行公布。

第二十六条 对不按规定执行索验食品质量检验报告和食品市场开办者不履行管理责任和义务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按照《特别规定》依法处罚。

第二十七条 对在规范索证索票、进销台账制度工作中玩忽职守和执法不严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人员,要依照《特别规定》和《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及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的要求,予以处理。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鸡西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走私犯罪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和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由分、州、市级人民检察院受理的通知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走私犯罪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和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由分、州、市级人民检察院受理的通知


高检发研字(1999)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海关总署关于走私犯罪侦查机关办理走私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加强人民检察院和走私犯罪侦查机关在查处走私犯罪案件工作中的配合,及时受理走私犯罪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和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根据《通知》关于走私犯罪侦查分局(设在直属海关)、走私犯罪侦查支局(设在隶属海关)负责向人民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和移送起诉工作的规定,走私犯罪侦查分局、支局所在地的分、州、市级人民检察院负责受理走私犯罪侦查机关向人民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和移送起诉的案件。


二、走私犯罪侦查中队(设在隶属海关下一级海关)侦查的案件,应当报请走私犯罪侦查支局或者分局向所在地的分、州、市级人民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和移送起诉,受理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法律文书送达移送案件的走私犯罪侦查分局或者支局。


三、走私犯罪侦查局直接办理的案件,交由案件发生地的走私犯罪侦查分局向所在地的分、州、市级人民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和移送审查起诉,受理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法律文书送达移送案件的走私犯罪侦查分局。


四、人民检察院对走私犯罪侦查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经审查决定起诉的,应当向本地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五、人民检察院对于走私犯罪侦查机关移送起诉的走私案件,经审查决定不起诉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移送相应的海关处理,同时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移送案件的走私犯罪侦查机关。


六、走私犯罪侦查机关建立有看守所的,由看守所所在地的分、州、市级人民检察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七、省级人民检察院根据办案需要,可以按照与审判管辖相适应的原则,指定本地区有关分、州、市级人民检察院受理走私犯罪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和移送起诉的案件。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